牢记食品安全,谨防食源性疾病

随着气温逐步升高,人们的饮食生活与平常相比变化较大,亲友聚餐、外出就餐等活动增多,食源性疾病将随之增加,主要以微生物感染、有毒植物和毒蘑菇中毒为主。为预防和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,襄州区疾控中心温馨提示:

一、不采食野生蘑菇 谨慎采食野菜

假期出游踏青时要谨记不采食野生蘑菇。目前仍没有简单易行、准确的毒蘑菇鉴别方法,民间流传的一些识别毒蘑菇的方法和经验并不可靠,避免毒蘑菇中毒最好的方法是不采食野生蘑菇。

自然环境下生长的野菜,可能含有毒素,同时具有富集环境中的有害物质的风险。食用野菜的安全性不如人工栽培的蔬菜,要谨慎食用。购买野菜应在正规市场、超市选购,选择本地种植、具有多年食用历史的野菜,慎重购买少见的品种。采摘野菜要注意避开环境污染区域(如污水排放地、公路、垃圾填埋场等),避免采摘不熟识的品种。

二、警惕因病原微生物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

随着气温升高,空气湿度加大,各类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活跃,食源性疾病将进入高发期、多发期,易引发群体性食品安全事件。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有沙门菌、肉毒杆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大肠杆菌、蜡样芽孢杆菌等。沙门菌是一种肠道致病菌,常常因为误食不洁食物引起,感染者出现严重腹泻,是人类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之一;肉毒杆菌偏爱高蛋白食物,在土壤、动物粪便等地方经常可以见到,尤其喜欢肉肠、火腿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,同时在豆制品和煮熟的黄豆、豆酱类食品中也可能含有;金黄色葡萄球菌常污染乳类、肉类和剩饭等,人和动物是主要携带者,食品受其污染的机会很大;大肠杆菌通常在肉类、乳品、生蔬菜、海鲜等食物中出现;蜡样芽孢杆菌分布广泛,预防主要是防止食物污染,不进食腐败变质的剩饭、剩菜。

请市民朋友坚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不要生食肉类、海(水)产品等食品;制作食品时要做到生熟食品分开加工,生熟工用具分开使用;剩余食物要及时冷藏,彻底加热后再食用。

三、防范其它食源性疾病的发生

除了警惕毒蘑菇中毒和病原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外,还需警惕病毒(如诺如病毒、甲型肝炎病毒等)、寄生虫(如吸虫、原虫、线虫、绦虫等)、化学物质(如亚硝酸)。

请市民朋友采购食品时,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,不买“三无”食品;外出聚餐时,不到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小摊贩处购买食物,不光顾卫生条件差的饮食店;网络订餐时,要注意查看卖家的食品安全相关证照,尽量不网购凉菜、生食品种、冷加工糕点等高风险食品;家庭聚餐时,避免暴饮暴食,以免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和身体抵抗力降低,增加患病风险。如若发生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食源性疾病症状,应立即就医。

通讯员:李秋生 石磊

编辑:云想

审核:宋艳波


评论一下
评论 0人参与,0条评论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最热评论
最新评论
已有0人参与,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